南充日报讯(彭杰)极端天气来临前,接收到预警信息的营山县小桥镇子槽村村干部,将村里一处百年老宅里的6名村民转移。在当晚的雷暴大风天气中,这处老宅倒塌,包括两名九旬老人在内的6名村民幸免于难。日前,应急管理部发文通报表扬了营山县小桥镇子槽村这起成功避险典型案例。
小桥镇子槽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国介绍,子槽村海拔约700米,位于山沟处,极易受到大风天气影响。7月15日,李建国带领村干部对全村进行安全排查,发现6组严家大院存在安全隐患。
此处安全隐患令李建国十分揪心。7月21日11时25分,营山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李建国再次来到严家大院进行巡查,“穿斗木架房屋横梁断裂,连接排扇有多处裂痕,肯定住不得了。”李建国立即向小桥镇应急办报告,并迅速与驻村第一书记席千、村干部刘波一起组织转移老屋里居住的群众。但在转移过程中,严亨伯夫妇因年龄大、身体不适等原因不愿撤离。
“夫妇俩身体不好,3个儿子都在外务工,我们马上联系到严亨伯的孙女严春丽。经过大家反复开导,当天下午接近3点,终于说服了严亨伯夫妇,并将他们转移安置在其二儿子家里。傍晚,我们又回来复查,确保两位老人和其他村民没有再返回老宅,才放心离开。”席千说。
当天下午4时左右,雷暴大风天气出现。当晚11时许,严家大院的20余间房屋在深夜里被彻底损毁,倒塌面积400余平方米。“风太大了,路边一棵成人才能抱得住的泡桐树被拦腰折断。”当地群众回忆。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隐患发现处置及时,严家大院的6名村民提前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苟虎介绍,该局高度重视临灾预警“喊醒叫应”工作机制,从发布预警信息、会商研判、及时“叫应”、转移避险等多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严防因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引发各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