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1-07-20 02:55

为充分发挥党建对劳动力调查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南充国家调查“党旗扬 业务强”党建品牌创建内涵,针对2021年劳动力调查扩面增点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南充调查队始终坚持以一流党建为统领,牢固树立“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理念,积极探索“党建+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新路径,努力使党建工作与劳动力调查工作同频共振,促进劳动力调查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一、推进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南充调查队着力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制定了《南充调查队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的实施意见》并列出工作清单,提出打造“党旗扬 业务强”党建品牌,但在推进党建与劳动力调查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前些年,市级队及相关县级统计调查机构部分领导认为统计调查部门是业务部门,业务工作才是中心,没有必要用过多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党建和业务融合。

(二)党建与业务融合缺少有效抓手。统计调查机构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基层统计员、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他(她)中的党员不是调查队支部的成员,都在各自所在支部参加活动;并且一人身兼数职,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很难把所有党员组织起来开展党建活动,市队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在推动党建与劳动力调查融合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

(三)组织实施难度相对较大。2021年以前,劳动力调查涉及面较窄,调查网点仅有20个,党员调查员占比不到20%,各级党政关注度不高,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借力”作为在某种程度上受限,缺乏推动助力。

(四)缺乏明确的相关业务指南。虽然市队出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的实施意见》,但针对市级的内容较多,对延伸至调查一线的指导意见较少,所有专业都在探索之中,而劳动力调查在2021年扩面增点以前尚属于小专业,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还相对薄弱。

二、扩面增点后推动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2021年,为了确保分省数据的代表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的统一部署,各地开展了劳动力调查扩面增点工作。南充作为全省劳动力调查样本量第二大市,调查范围由原来的6个县(市、区)扩大到9个县(市、区),实现了县县全覆盖,国家调查点由之前的20个增加到59个,党员调查员42人,占比提高到71%。调查组织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调查任务全部交由县级统计调查机构完成,市队主要履行样本管理、业务培训、数据评审、督查指导职责,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将劳动力调查工作纳入了对相关乡镇(街道)的目标考核,加强了组织领导力量。针对调查范围、组织方式、人员结构、工作要求发生的新变化,南充调查队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四川统计调查系统“党建+劳动力调查”双融共促行动方案》,研究印发《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推进工作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完善,将党建元素根植到劳动力调查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切实以党建引领推动劳动力调查工作提质增效。

(一)“四联动”“四个有”强阵地,建设引领劳动力调查“桥头堡”。一是以劳动力调查点为载体、以各级党组织为纽带、以劳动力调查员为主体,构建起了市、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分管领导协调联络机制、党员“业务带头人”培养机制、党员调查员示范引领机制和党员调查员激励机制,形成了上有各级党组织牵头揽总、中有分管领导具体抓、下有业务人员具体负责和基层有调查员具体落实的“四有”工作格局。二是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劳动力调查示范点,在每个县(市、区)选取1-2个劳动力调查点加强调查阵地建设,在村(居)委会办公场地醒目位置张贴劳动力调查公示栏,落实调查员办公室,做到办公室有专用文件柜、资料夹。根据试点示范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计划于今年年底全面推开。

(二)“微党课”“活动促”抓教育,打造思想素质过硬“铁队伍”。2021年以来,南充调查队利用业务培训会、下基层检查工作之机,开设“微党课”,向劳动力调查业务人员和调查员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共和国统计史以及《统计法》《意见》《办法》等政治理论和统计法律法规。2月,组织部分党员到顺庆区李家镇双环井村劳动力调查点开展贫困户走访慰问活动;6月上旬,南充队部分党员干部与仪陇县马鞍镇劳动力调查点文琳社区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党史悟初心 奋力开创劳动力调查工作新局面”主题党日活动,在共同学习党史和统计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业务交流座谈;到部分劳动力调查点举办了以“学史明理 崇法唯实”为主题的学习分享会,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劳动力调查工作实践中去。6月下旬,组织劳动力党员调查员到罗瑞卿故居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党员调查员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引导其成为劳动力调查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思想政治素质高、坚决维护源头数据质量的“明白人”,

(三)“亮身份”“编指数”明路径,发挥党员调查员示范作用。为充分发挥党员劳动力调查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一是开展党员调查员“亮身份、明职责、善调查”活动,要求业务人员和调查员在样本核实和入户调查阶段主动佩戴党徽,向调查对象亮明党员身份,宣传劳动力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自觉树立调查员的新形象、新面貌。二是建立党员调查员量化评分机制,编制劳动力调查“国调先锋”测评指数,对党员调查员从学习教育、接收底册、样本核实、入户登记、查询核实和其他等6大方面共32项指标进行月度量化考核,实行月通报、季汇总、半年小结、年底总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依据。

(四)“大练兵”“树标兵”夯基础,激发创先争优新动能。一是开展业务技能大练兵,2021年2月、6月,分别组织党员业务员、党员调查员开展以党纪党规、劳动力调查制度、PAD操作、入户技巧等内容的业务技能“大比武”,提高党员业务员(调查员)自觉学习党纪党规和岗位知识、熟练掌握劳动力调查工作基本技能的积极性。二是评选表彰优秀党员调查员,在“七一”前夕,对从事一年以上的4名优秀党员劳动力调查员进行了表彰奖励,邀请优秀党员调查员作经验交流发言,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对先进典型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党员调查员创先争优担当作为新动能。

三、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取得的成效

(一)支持度和配合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大力宣传及市、县统计调查机构与劳动力调查抽中村(居)委会开展支部结队共建活动,不仅让抽中村(居)委会及辖区居民对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也提高了大家对劳动力调查工作的配合度。各抽中村(居)委都把劳动力调查工作列入了村(居)委重要议事日程,并指派1名村(居)干部陪同劳动力调查员开展入户核实调查工作。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初步彰显。自从推行“党建+劳动力”活动以来,各地劳动力调查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劳动力调查员特别是党员调查员积极主动向统计调查机构建言献策,先后提出5条工作改进意见。无论是在入户核实、张贴公告和悬挂横幅的主动性,还是在数据采集和图片上报的及时性及有效性等方面都明显增强,入户调查图片催报情况5月与4月比减少了19.2%,6月与5月比减少了29.7%。

(三)实现了党建和调查工作的“双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全市42名劳动力党员调查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效果明显。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看,党员调查员参加市、县统计调查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会、党员义工活动热情高涨,没有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现象发生。从数据质量看,6月份党员调查员上报资料存在问题的138条,环比下降了12.8%;存在问题的调查点由27个下降到18个,下降了33.33%。全市的户规模、劳动参与率、特殊户数量以及失业人员占比等重要汇总数据都客观真实反映了南充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党建+劳动力调查”的探索和推动,促进了劳动力调查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对进一步推动党建与劳动力调查深度融合的思考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成效在党建与劳动力调查工作互融共促中得到有力彰显。

(一)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市县统计调查机构要牢固树立党建与统计调查业务“一盘棋”的思想,切实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检查、有推进,年末有考核、有奖惩。找准党建工作与统计调查工作相结合的切入点,瞄准定位,找到抓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

(二)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认真对标对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把统计调查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定位,把中央、国家统计局和总队关于统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市、县统计调查机构在召开业务培训会、年报会等会议时,要自觉的把党建内容纳入其中,形成领导以讲带学做表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将党建与统计调查业务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用真实、准确、全面和可靠的统计调查数据找准服务大局的聚集点、结合点和落脚点。

(三)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考评。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与统计调查业务双考核评价细则》,将党建工作与统计调查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紧密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与干部职务职级晋升挂钩,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努力将年轻党员培养成既是先进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又是统计调查业务的“行家里手”;在调查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调查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并表彰奖励 ,以形成“头雁效应”。(国家统计局南充调查队党支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