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机关党委
近年来,市审计局机关党委坚持抓实理论学习、激励担当作为、加大思想教育、强化队伍建设的思路,锻造党建“红色引擎”,构筑机关战斗堡垒,积极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审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同频共振、协调共进。
一、固本培元,学懂弄通做实。一是深学细照,上好“必修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系列重要精神作为机关党员“必修课”,引领全局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局上下形成讲政治、讲正义、讲正气的浓厚氛围。去年7月,在全省审计机关宣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座谈会上,局党组作为全省市(州)审计局唯一代表向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作工作汇报。二是与时俱进,上好“专业课”。将党建知识“100问”印制成册,人手一份,组织全局机关党员开展专题学习讨论,每月一主题,一主题一责任人,确保机关党员知党、爱党、信党;坚持倡导党员标准高于职业标准,开展“党员干部技能大比武”活动,采取党员干部“一帮一”方式,助推党员干部业务水平大提升。三是行稳致远,上好“人生课”。开展读书活动8次、读书心得交流会4次,推荐《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旗帜领航争先锋(上、下)》《正能量》《终身成长》《伟大也要有人懂》等书目,帮助审计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激发工作动力。利用机关微信群、QQ群等平台,积极推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哲理散文、精彩演讲等,引领党员干部用文化浸润心灵、用智慧引领人生,以文化涵养党性、以党性修正行为。
二、弘扬新风,激励担当作为。一是培塑典型,选好“排头兵”。坚持把培养先进典型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集中宣传一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青年党员陈怡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先后在国家审计署网站、《中国审计报》《中国扶贫》杂志上报道,同时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南充“新青年”称号。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去年,23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积极参加驻村帮扶、援助彝区、市委巡视组巡察等重点工作。二是助力脱贫,当好“贴心人”。通过开展“聚力脱贫,青年再出发”行动、“三月春风暖万家”活动、“感恩奋进”宣讲会等活动,带动机关党员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向村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向人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携手共进,带好“服务队”。以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参加新建街道办事处“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 看望慰问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人、“党员义工日”等活动为切入点,引领机关党员向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延伸,既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凝聚,又促进了局机关党组织与周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合作共建,扩大了机关党建的社会影响。
三、净化思想,唤醒使命初心。一是对标对表,调校“风向标”。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和“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为契机,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思想解放之风、自查自纠之风。召开全市审计工作研讨会,形成“治审兴审之问”,为南充审计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对照《宪法》《党章》等党纪党规和审计署、审计厅的纪律要求,以党小组为单位,深入开展自我剖析、自我批评,撰写心得体会,唤醒使命初心。二是严格约束,修好“防火墙”。上好“警示教育课”“党规党纪课”“廉政实践课”,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从审。严肃工作纪律,细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安装使用具有定位、签到、打卡功能的OA电子办公系统,要求上班或审计期间着装大方得体,展现审计干部队伍良好形象。去年6月,局党组代表市级部门在全市廉政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三是坚定信念,筑牢“压舱石”。组织党员赴阆中开展“红色文化体验、廉政警示教育”主题活动,促使党员锤炼党性、净化思想。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到脱贫攻坚模范村、经济创业示范园等地参观,体验国家经济改革成果,激励了斗志,增强了自信,坚定了信念。
四、激发动力,夯实战斗堡垒。一是干有方向,用好“指挥棒”。机关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做在平常,年初精心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实施方案,加强对机关支部、退休支部的指导引领,统筹协调各党支部、各党小组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并抽派督查力量,对党小组开展党建活动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确保党建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干有活力,巩固“根据地”。为充实党务工作队伍,增添党建工作活力,选派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指导机关党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将7名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机关党支部班子,进一步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干有力量,装上“新引擎”。把党性强、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上,并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优先考虑从事过党务工作的同志,确保队伍有奔头、干事有激情、锻炼成长快。三年来,从机关党务工作者中成长正科级干部4人、副科级干部5人,晋升主任科员4人、副主任科员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