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力量 护航青春成长——蓬安县司法局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

时间:2025-03-27 08:58

蓬安县司法局锦屏志愿服务队在学校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资料图)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蓬安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以法治教育为核心,以精准帮扶为抓手,创新构建“法治护航、多元参与、全域覆盖”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绘就了一幅“法润青春、护苗成长”的生动图景。

法治护航:筑牢青少年成长“防护墙”

为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蓬安县司法局20余名法治副校长集体履职,先后走进各自任职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广大师生送上春季法治“开学第一课”。

“为使法治教育具有精确性和针对性,法治副校长们深入学校,对接学校需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确定授课主题,重点讲解防欺凌、防性侵、防犯罪等内容。”蓬安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柳滩小学,法治副校长姚超采取“一课一主题、一例一重点”的方式,以社会热点事件和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思考在面对“传、吓、毁”等非传统式校园欺凌时的应对方法,切实增强学生们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天桥小学,法治副校长周里果用法治的意义与重要性作引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就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两路小学,法治副校长周爱萍解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阐明了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等问题,引导学生们杜绝不良行为,守住法律底线,知法用法。

近年来,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过程中,蓬安县司法局全面落实“一校一法律顾问”制度,组建“党员+法治副校长”服务团队,覆盖全县中小学校。通过模拟法庭、典型案例分享、法治讲座等形式,年均开展普法活动超50场次,惠及师生2万余人次。

同时,蓬安县司法局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法治宣传矩阵。线下,建成笔架山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500余个固定普法阵地,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场景;线上,创新推出“蓬司君普法”AI数字人栏目,通过短视频、直播答疑等形式,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此外,蓬安县司法局还联合当地教育部门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四防”(防淹亡、防雷击、防触电、防火灾)安全课程,组织司法所干警深入学校开展互动式授课。

精准帮扶: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近日,蓬安县司法局组织志愿者前往兴旺镇走访慰问多名父母均为服刑人员的困境儿童,为他们送去“激励金”和文具。

走访中,志愿者们对每个困境儿童家庭的生活、收入,以及困境儿童就学情况、性格方面一一进行了详细地询问和记录。因为父母服刑,这些困境儿童不仅缺少生活上的保障,更缺少家庭关爱和教育,志愿者们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用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积极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近年来,蓬安县司法局始终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与此同时,蓬安县司法局联合县关工委、民政等部门建立了针对农村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1+N”关爱体系。地方工作也有创新,2024年,利溪镇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创客基地,整合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同时,该镇还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假期陪伴”活动,覆盖儿童超500人次,切实解决了当地监护缺失问题。

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领域,蓬安县司法局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建立“司法所+派出所+村社”联动机制,实现动态监管与精准帮扶同步推进。2021年至今,累计列管未成年矫正对象26人,解除矫正23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或重新犯罪。针对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蓬安县司法局还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引入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深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蓬安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推动法治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探索“农旅+法治”模式,依托花房子村创客基地等载体,打造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强化数字赋能,扩大AI普法覆盖面,开发VR法治体验项目,让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

从校园普法到社区矫正,从法律援助到心理疏导,蓬安县司法局以法治之力托举起青少年的未来梦想。这份“护苗”答卷,不仅彰显了司法行政的温度与担当,更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实践。未来,蓬安将继续以法治为笔,绘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壮美画卷。

(周亮李泓泽刘舒艺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