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春燕
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深受触动,受益匪浅。这本书通过真实生动的访谈,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的艰苦岁月和成长历程。作为一名基层人社工作者,我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读书感悟:在艰苦岁月中锤炼初心
书中提到,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白天和乡亲们一起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坚持读书学习。他带领村民打井、修淤地坝、建沼气池、办代销点,用实际行动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种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作为一名人社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服务群众就业、保障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让我明白,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才能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措施,帮助脱贫人口、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这些工作虽然琐碎,但每解决一个就业问题,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基层就业工作,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系着百姓冷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嘱托,每一个岗位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次精准匹配,都是一次幸福的启航。
实践思考:以实干担当践行使命
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为了给村里通上电,不辞辛劳地跑县城、找资源,最终让村民用上了电灯。这种“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担当精神,正是我们人社干部应当学习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群众反映就业难、培训机会少、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发扬“敢于担当、敢于争先、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一是深入调研,精准施策。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一样,真正走进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县城乡劳动力培训需求专项调查,覆盖37个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10余家重点企业,精准掌握了不同群体的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据此优化了培训项目,提高了培训、就业匹配度。二是创新方法,提升服务。我们探索“互联网+就业”模式,推广“仪陇就业”“德乡人才”微信、抖音等线上服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岗位信息。三是强化责任,主动作为。我们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专员制度,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围绕县经开区企业用工需求,牵头组织“五一黄金周”“夏季专场”等系列招聘活动,累计为企业精准输送劳动力2426人。
未来展望:让书香照亮服务之路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读书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人社工作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为榜样,坚持“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理念,努力做到:勤学善思,多读政策法规、业务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务实为民,深入乡镇、企业调研,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勇于创新,探索更高效的就业帮扶模式,让更多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籍,更是一本激励人心的成长指南。它让我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心怀人民、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未来,我将继续以书为伴,以学促行,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