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 展现新作为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作用

时间:2014-03-25 04:44

周 娟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和省工会十三大工作部署、创新发展工会工作的重要一年。2014年全市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六大、四川省工会十三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南充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按照市总工会和省总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以深入实施“女职工六大行动计划”为载体,切实履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基本职责,努力提高我市工会女职工组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女职工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团结动员广大女职工为推动南充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把握时代主题,坚持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女职工工作

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女职工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工会十六大、四川工会十三大精神相结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工作的结合点,谋划女职工工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的“女职工时代风采大讲堂”活动,引导广大女职工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积极投身深化改革、支持深化改革。

(二)整合内外资源,创新实施女职工工作“六大行动”

1.围绕经济建设目标,开展“五一先锋 巾帼建功行动”。一是融入工会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全局,紧扣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女职工职业技能水平为重点,以“我学、我练、我能,技能快速提升”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女职工技能大赛,并将其纳入工会系统重点技能大赛,统一组织实施,激发各行各业女职工的创造热情,鼓励和帮助女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创造。二是融入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全局,以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和女农民工为重点,研究探索提升女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打造女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建设。三是继续开展“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推荐评选表彰活动,激励更多女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为建设双中心城市建功立业。

2.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开展“蓝白丝带女职工权益保护特别行动”。以推动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为重点,以消除职业歧视,推动同工同酬,加强劳动保护为目的,进一步改善女职工的生存环境、劳动条件,进一步加强女职工劳动保障和权益维护。一是融入集体合同工作全局。一方面,在进一步扩面提质上下功夫。针对小微、非公企业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难点和盲点,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按照“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优化”的原则,着力提升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有效覆盖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及时总结基层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征集特色鲜明、程序规范、示范性强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范本集》,编印《女职工维权工作手册》,为提高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提供参考。二是充分利用工会渠道,加强源头参与维权。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检查和专项视察活动,推动“四川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实施办法”列入立法计划,推进《特别规定》的贯彻实施。三是突出女职工劳动保护重点,积极探索落实《特别规定》的有效做法。针对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特殊需要,在女职工集中的企业、楼宇、工业园区等探索建立一批适合企业特点、方便女职工需要、多用合一的“妈咪宝贝屋”。

3.贯彻落实“两纲”要求,开展“消除歧视女职工民主参与促进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南充市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方案》,加强与市妇儿工委、市妇联和劳动保护等部门合作,以保障女职工平等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平等行使民主决策权力、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为目标,以帮助女职工提高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民主管理能力为重点,围绕促进实现基层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企事业单位逐步提高职代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逐步提高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和中高决策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推动企事业基层和各级工会逐步实现性别统计、性别预算和性别决策,拓展女职工发展空间,打通女职工晋升渠道,不断优化女职工生存发展环境。

4.做实帮扶服务工作,开展“玫瑰圆梦困难女职工特别关爱行动”。针对女职工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现实问题,融入工会困难帮扶体系,做大做强女职工特别关爱、金秋助学、大病医疗互助等服务女职工的帮扶工作品牌。进一步健全与政府部门、其他群团组织、社会机构沟通协作机制,努力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实效,为特困女职工、单亲女职工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帮扶援助方案。探索建立网络化、网格化、个性化的女职工帮扶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困难女职工帮扶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当好困难女职工的“娘家人”。

5.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开展“阳光彩虹女职工心理健康援助行动”。实施“职工心理援助计划”,进一步规范完善县(市、区)职工心灵驿站,建成10个市级示范“职工心灵驿站”,争创省级“职工心灵驿站”。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和帮助职工特别是女职工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培养良好心智,有效克服来自就业挤压、角色转换、个人发展、情感冲突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强化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高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指数。

6.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天使之星女职工道德建设行动”。以推动女职工认真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目标,以“寻找最美女职工”活动为载体,倡导女职工在公共场所中,自觉遵守秩序,文明礼让,体现互敬互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在工作岗位中,强化职业道德、严守职业纪律,培养诚信、优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家庭生活中,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以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公德提升,以家庭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发挥广大女职工在发展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家庭文化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三)践行群众路线,增强女职工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1.扩大女工组织有效覆盖。融入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全局,努力使工会女职工组织网络覆盖与女职工队伍发展相适应。继续按照《工会章程》规定,规范女职工委员会的组建工作,细化换届流程,严格审批监督,真正做到女职工委员会与同级工会同步筹备、同步报批、同步组建。优化女职工组织的组建方式,以中小微非公企业为重点,通过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和工业园区、社区女职工组织建设,实行网格化排查、定责包片联点,在推进企业实现普遍建会的目标任务中,确保实现女职工组织的有效覆盖。

2.增强基层女职工组织活力。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工会女工组织密切联系女职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试点建立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常任制、女职工代表定期商议制、女职工定期恳谈征询制等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形式将基层女职工组织联系女职工工作纳入规范化运作的轨道,使女工组织联系群众更直接,反映民意更快速,制定措施更可行,解决问题更务实。继续开展各类服务女职工在基层活动,根据不同阶段的女职工工作难点、热点问题设计主题,明确特定的参与对象,促进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女职工。

3.加强女职工委员会建设。按照《市县工会女职工工作标准化操作规程》,继续抓好女职工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女职工委员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探索在女职工委员会中分设专委会的制度,进一步调动女职工委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女职工组织团结、联系、服务女职工职能作用,推进女职工工作创新。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形势下工会女职工工作创新发展,是我们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将继续在市总和省总女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正能量,展现新作为,团结动员全市广大女职工,为推动南充率先次级突破、同步全面小康、实现富民强市而努力奋斗。(作者 市总工会纪检组长、市总工会女工委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