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摆到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去谋划

时间:2014-02-18 03:43

廖全军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点,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契合到服务南充发展的层面上,就是要切实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龙头,着力下好“五个功夫”,全力推进平安南充、法治南充、和谐南充建设,努力为建设美好南充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面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实践,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坚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为南充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学习和发扬“枫桥经验”,强化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拓宽和延伸检察服务触角,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主动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经济发展、“三农”工作以及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把握罪与非罪、法律政策的界限,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依法妥善处理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出现的新型案件,始终追求检察工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在促进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上下功夫,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法之不公,国必衰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全市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树立法治思维,更新法治理念,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全面客观收集审查证据与坚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并重,进一步提升科技强检水平,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案件集中管理工作,实现检察机关内部案件受理、流程监控、案后评查、统计分析、信息查询、律师接待、风险评估预警的一体化,将执法规范的“软约束”变成网络运行的“硬要求”,实现对各项检察业务的“实时、动态”监管,把执法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触角深入到每一起案件、每一个执法环节,保证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行使。进一步健全保障律师依法执业、非法证据排除等机制,发挥检察机关在全市“两法衔接”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快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依法履行好“两法”新增的各项监督职责,全面促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法治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正能量。

三是在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法律监督实效。平安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保障,群众看平安,关键看治安;投资选环境,关键看廉政。全市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南充、打造川东北投资首选地的总体要求,以深入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决定》为契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突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毒品犯罪,依法严惩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危害公共安全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认真落实“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要求,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以及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的案件,重点查办关系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涉农等民生领域的案件,重点查办在项目投资、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警示预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要求,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努力把南充打造成“服务最优、效率最快、成本最低”的川东北投资首选地。

四是在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检察工作监督渠道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执法公信力。检察工作的“人民性”,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市检察机关要切实树立群众观念,借助“开门评检”、“检察开放日”等载体,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制度,拓展检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以公开赢得公信。依法接受公安、法院在诉讼中的制约,支持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诚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依法正确行使。健全涉检舆情监测、通报、处置机制,快速回应涉检重大突发事件、重大舆情,把民声民意作为检察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认真对待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把外部监督转化为内部监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治、崇尚法治、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五是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功夫,着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全市检察机关要按照市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检察人员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各项禁令。党员干部要躬身实践,率先垂范,时时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真抓实干,带头改进调查研究,带头厉行节约,带头查摆和扫除“四风”,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两级院要坚持开门搞整改,让群众帮助和监督解决问题,严格纪律约束,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抓好成果转化,梯次推进制度建设,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按照“不虚”、“不空”、“不偏”的要求,努力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完成好检察工作各项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中心工作中深化活动,借活动之力破解工作难题,推动检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用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通过反“四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高履职能力,树立良好形象。(作者系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