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电摩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年产量将突破100万辆,产值超50亿元,提供1500个以上就业岗位
生产线上的欧王电动三轮车。邹刚摄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易立权
营山县紧抓东部产业转移与电摩产业区域布局机遇,以破解“国家工信部一级电摩资质”办理难题为突破口,通过“专班+专员+专策”三维发力,推动电摩产业从“落地生根”向“枝繁叶茂”跨越。截至目前,全县已招引16家电摩整车企业落地,未来更剑指西南地区最大电摩产业集群基地,为县域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增长动能。
专班攻坚:摸清堵点破瓶颈,夯实产能释放基础
“资质办理周期长达1年半,企业眼睁睁看着订单却不能满负荷生产,这种滋味太煎熬了。”提及此前的发展困境,四川欧王电动车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海超仍记忆犹新。针对电摩企业普遍面临的资质下证慢、排队时间长、产能释放受阻等问题,营山县以问题为导向,组建电摩产业项目攻坚“尖刀班”,打响资质办理“破冰战”。
专班首先展开全方位摸底,系统梳理出企业在准入申请、样车送检、现场核查、“3C”认证等环节存在的5方面17个深层次难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一击破。为加快企业达到资质办理门槛,专班落实“红黑榜+挂牌督办”机制,集中资源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推动迪申科技、驰风新能源等4家建成投产企业尽快升规,促进久宏科技、易嘉摩托车2户竣工项目尽快投产,加快豪顺新能源、迈赫新能源等6家在建企业尽快竣工。同时,依托市县两级对口包联帮扶机制,提前“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项目备案、质量认证、环保标准对接等前期工作,并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组团申报,大幅降低企业单独申报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如今,走进营山电摩产业园,昔日的建设荒地已变身现代化厂房集群。该产业园坐落于营山经开区创业大道五段,占地面积约500亩,自2023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吸引16家企业入驻,其中中旭科技等6家企业正加紧建设,飞肯新能源完成前期筹备即将动工。“2027年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电动三轮摩托车30万台,今年可产出10万台。”高海超说。
专员对接:精准服务开绿灯,缩短资质办理周期
“从省级部门到国家部委,专员全程陪同协调,原本1年的办理周期,现在预计能缩短3个月,这为我们抢占市场赢得了关键时间。”四川驰风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如均对营山县的“专员对接”机制赞不绝口。为打破资质办理中的层级壁垒,营山县建立“专员精准对接”模式,从高位推动、高频联动、高效行动三个维度,为企业开辟资质办理“快车道”。
在高位推动上,营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赴省经信厅作专题汇报,成功推动营山电摩产业纳入全省欠发达县工业重点产业培育体系。高频联动方面,市县两级领导定期“面对面”研判企业产能释放制约因素,重点调度四川欧王等重点企业资质办理进度,明确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限,实时跟踪进展。截至目前,四川欧王已进入资质办理关键阶段,预计11月可办结资质。
高效行动更是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营山速度”。专员主动串联企业、第三方机构与相关部门,为项目备案、环保标准认定、产权证明等8个具体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专员发现洪鑫一飞科技在“3C”认证资料补遗上存在困难后,立即协调市场监管部门与第三方检测机构上门指导,原本需要15天完成的资料补遗,仅用3天就全部办结,以确保企业能在9月底前完成现场审核,年底前全面取得资质。
随着资质办理加速推进,园区企业已开始提前布局生产。四川洪鑫一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智能化生产线,冲压、焊接、喷涂等工序智能自动化率达89.8%,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达10万台,年产值超4.5亿元……
专策保障:长效赋能强根基,打造产业发展样板
“250万元的资质认证奖励,加上3000余万元的融资支持,不仅解了我们的资金难题,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营山的信心。”在营山县电摩产业政策宣讲会上,四川欧诺电摩企业负责人的发言引发众多企业共鸣。为确保资质办理成果持续转化为产业竞争力,营山县出台系列“专策”,从提前谋划、闭环跟踪、政策激励三方面,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未雨绸缪的提前谋划机制,让产业发展“步步有章法”。营山县建立电摩资质办理“落地—建设—投产—取证”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对11家落地在建企业,联合第三方机构提前介入指导前期要件准备,确保“投产一个、申报一个、取证一个”。同时,支持四川欧诺等6家电摩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办理资质,通过资源整合降低单个企业的资质办理成本,最大限度减少资质对产能释放的制约。
闭环推进的跟踪机制,则让资质办理“全程无断点”。针对视频验场后的现场审核、“3C”认证、公示公告等关键环节,专班专员紧密对接天津、西安等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时汇总包联资源、第三方机构与企业信息,同步推进后续环节。“公示刚结束,我们就接到了拿证通知,比预期快了近20天。”迪申电摩企业负责人说,得益于闭环跟踪,企业在取得资质后迅速投产,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已在西南地区打开市场。
政策赋能更让企业发展“底气十足”。营山县明确对单独通过《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认证的企业给予250万元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同时联合金融机构为电摩企业提供3000余万元融资,解决企业等待资质期间的稳岗稳工、市场拓展资金需求。此外,园区产业配套的日益完善,更让企业降本增效。目前,欧王电摩80%的线束由园区优籁特供应,90%的灯具来自营山德健荣昇,仓钛科技等企业通过园区内全流程生产,成本降低12%,交货周期缩短40%。
按照规划,营山电摩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年产量将突破100万辆,产值超50亿元,提供1500个以上就业岗位,真正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电摩产业高地。从破解资质难题到构建产业生态,营山县以创新举措书写了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超车”答卷,为西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