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时间:2025-07-28 08:31

□南充日报特约评论员杨刚

文旅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激活消费潜力的有效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生态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对外合作交流的“压舱石”。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坚定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目标,系统擘画了南充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冲锋号。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必须坚决扛起省委赋予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等使命任务,扎实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单一调节手段向多元调节手段转变,充分绽放南充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蓬勃发展之势。

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牢方向增强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文旅产业真正打造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把文旅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会形式研究作出《决定》,并配套出台若干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突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的工作取向,坚定不移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文旅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以实干实绩绘就“诗”和“远方”的南充画卷。

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南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虽具备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良好条件,但文旅品牌不响、产业融合不深、业态发展不足等问题突出,必须以“绣花功夫”精雕存量特色,以“拓荒精神”闯增量蓝海,以“攻坚锐气”补短板弱项,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要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加快建设独具古城风韵、彰显将帅风范、蕴含丝路风情、绽放竞技风采的国际旅游城市。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聚焦打造文化传承创新承载地、嘉陵江主题文旅风景道、文旅休闲度假集聚区、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性文旅项目,筑牢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要坚持以业态优化为牵引,顺应“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发展趋势,加快培育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演艺经济、文博会展、数字文旅、低空旅游等业态,以高品质供给满足高标准需求、牵引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主体培育为突破,加快招引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实现文旅企业发展壮大、文旅产业突破突围。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聚焦资源要素配置、文旅服务体系、品牌宣传推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难题、促发展,着力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进政策性创新,有效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南充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既是软实力,也是硬支撑。我们要锚定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目标,大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扎实开展文旅产业升级赋能行动,奋力推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充文旅一定能够赢得更多笑脸和称赞、收获持久人气和效益,南充大地一定能够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家园,南充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华丽蝶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