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区人民法院 李南君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征程。面对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底线思维”,充分认清当前廉政建设的严峻形势,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从自身做起,守初心、践使命、强党性、铸忠诚,争做一名严守纪律规矩的青年干部。
一、坚守初心不忘本
一件件违法违纪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给我们的震撼最深刻,也更能让我们受到冲击,警示教育性更强。这些案例的发生,产生了极其恶劣影响,从个人来讲,断送了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从集体来讲,损害的不仅仅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形象,更是严重影响了整个南充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发展,还极易引发各方面的负面连锁反应。我们深刻汲取教训的同时,要思考产生这些腐败案件的根源是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就是信念出现动摇。作为党员干部,如果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不注重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必然会致使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出现问题。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岗位重要与否,一旦权力观出了问题,就会置党纪国法于脑后,跌入腐败深渊。案例中的这些党员干部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事实说明,政治思想上的衰退,必然导致经济和生活上的腐败堕落。同时也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初心。领导干部只有坚守正确的初心,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住考验。
那什么是党员干部正确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守初心”的核心内涵即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表明,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本,共产党人的根与本,就是人民群众。作为人民法院的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不忘人民,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是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是着力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是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个案件,是用法律武器为老百姓解难题,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对法院的信任和信心,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安全感。
我们处在为民司法第一线和最前沿,更要学会叩问初心,经常问问我们自己和群众的距离到底是远了还是近了?和群众的关系到底是好了还是差了?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我们有的干警,长期和案子打交道,形成了“只能刚不能柔”的个人风格,面对人民群众表情冷冰冰;有的每天面对群众,很多纠纷也只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工作耐心比较差······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日积月累,伤的就是民心。因此,大家在执法办案时,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案解难题,群众也会为你“点赞”,给你“好评”。检验法院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的案件诉求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群众是否在每一个案件都感受了到公平正义。
二、勇担使命敢作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越来越富强、人民之所以越来越幸福,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无数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履职尽责,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法院工作也是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办案任务,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起使命和责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人民法院的党员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顽强的斗争精神,要把全市范围开展的以案促改工作和法院业务工作统筹结合起来,勇担使命、敢于作为,要清醒认识到近期特别是去年以来多位市领导违纪违规系列案件的恶劣影响,深刻汲取系列案件的惨痛教训,准确把握南充作风建设严峻形势,增强推进遵规守纪、拒腐防变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问题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风险危机要挺身而出,面对逆境挫折要愈战愈勇,锤炼破解难题、化解风险等斗争本领,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把责任担当体现到每一件案件、每一项职责、每一个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我们既要坚守职业操守和底线,不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绝不办人情案、关系案;还要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价值的司法事业上,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三、遵规守纪强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是党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性教育和纪律建设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纪学习教育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性教育对于党员干部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做到廉洁奉公,清正廉洁。廉洁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是为政之本、做人之基,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成为廉政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是法院队伍的立身之本,是践行司法为民、坚持公正司法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必须牢记,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净化心灵,补好精神之“钙”,做到真信真懂真用,从灵魂深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时时刻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真正解决好思想“总开关”问题。要自觉遵守党的章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觉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拒腐防变铸忠诚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革命年代,无数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在和平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这为我们做到对党忠诚指明了方向。“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是入党宣誓誓词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尽好自己的“第一职责”,践行入党誓言,不忘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厚植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擦亮共产党员的鲜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系统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出现腐败细胞,会导致整个系统混乱。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吸取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沉痛教训,倍加珍重组织的教育培养,倍加珍惜我们的行业、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倍加珍爱自己的幸福家庭,更加自觉地坚持廉洁从政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对党忠诚毫不动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算好三本账、守好三条线、管住三个圈,不要为了几个红包、几口好酒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不要为了一时贪欲而毁了单位、自己和家人的名节。同时,我们不仅只是埋头办案,还要学会向上看一看,有无“高压线”;向前看一看,有无“警戒线”;向后看一看,有无“防护线”。在司法审判活动中,严格遵纪守法、坚持心怀敬畏,始终做一个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新时代法院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