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路径探析

时间:2020-03-02 09:11

南充市纪委宣传部  罗 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部署,全国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勇敢地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坚决的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抗击疫情取得了积极向好的重大成果,书写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大爱情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疫情是一面多棱镜,既能够折射出光辉的一面,也能够折射出阴暗的一角。在这次抗击疫情的硬仗中,有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表现极差,诸如大耍官威的湖北省司法厅已退休的陈副厅长,诸如临阵逃脱带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的张家界疾控中心李文杰科长,诸如在危急关头不担当不作为的湖北红会,诸如工作不力导致群众聚集打麻将的村支部书记,诸如拒不配合防疫工作叫嚣“我是市里制定政策的”的浙江海宁市政务服务于数据资源中心胡福生副主任。等等。这些表现,都是与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格格不入的,都是与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格格不入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的意愿需求格格不入的。虽为个案,但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带来的影响很恶劣。

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当前全国上下的头等大事,最为紧要的政治任务。把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把政治任务落细落实,夺取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全面胜利,关键就在于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凝聚起抗击疫情夺取胜利的磅礴力量。

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加强政治引领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力同则事成。当前,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必胜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的结果。当下进入抗击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夺取最终的全面胜利,广大党员干部的“志”要更加笃定,“心”要更加统一,“力”要更加凝聚,这就需要驰而不息地加强政治引领,促进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这是党员干部抗击疫情夺取胜利的根本所在。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度的政治定力、政治自觉、政治担当,全力以赴毫不放松抓紧抓细抓实各项防控工作。

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强的战斗堡垒是党员干部献身使命的坚强后盾和力量依靠。1月6日,同济医院党委启动发热门诊并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构建了战时状态下的指挥体系,迅速集结了强大力量。党员干部在党旗下出征,在火线上奋战,在生与死的较量中顽强拼搏。2月10日晚7点,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出征,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带队,誓言“我们准备打一个持久战。”全体参战人员不论是资深的,还是年轻的,每个人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是头雁效应。头雁顶风,群雁振翅,再远的路也能够抵达。

要强化榜样示范带动。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先进典型,他们成为抗击疫情的力量象征、精神的象征和胜利象征。对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出先锋作用的集体和个人要旗帜鲜明地表彰奖励,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以此激励人、鼓舞人、凝聚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全面胜利的最大正能量。

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

知其艰难而勇毅前行,这是一个人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持续健康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就需要更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始终保持昂扬斗志、进取状态、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实现决战决胜。

要始终不渝笃定目标。“再度披甲赴荆楚,不灭新冠终不还。”这是南方医院医疗队的誓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咬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目标,与时间赛跑、与毒魔较量、与死神搏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离目标越近,任务就越艰难。当下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吃劲关头,要强化目标意识,克服松劲、厌战、麻痹情绪,远离“快活三里”的诱惑,保持执着的韧劲,旗帜所指、利剑所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要保证实干者得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胆选拔使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最近,一些地方大胆提拔和使用抗击疫情一线的优秀党员干部,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献身使命的热忱。成就事业,需要献身事业的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大胆使用,放心使用,既凝聚成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又树立起旗帜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要做到干事者无牵挂。遂宁市一王姓干部不假外出援建雷神山医院,其行为值得点赞;但不假外出,实属违纪,遂宁市船山区纪委没有简单的“一刀切”,对其容错免责处理。共青团南充市委发起了一场志愿者活动,帮助参加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辅导孩子的功课。这两个案例成功解决了干事者的后顾之忧。当前要更加健全和落实好制度性保障,如容错纠错、津贴补贴、公休轮休、子女读书政策倾斜等,充分体现尊重与关爱,以制度的强制力保障权益实现。

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本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夺取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需要党员干部满怀激情去出征,更需要党员干部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本领去战斗。

要有坚持科学的精神。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专家权威发声,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科学家发表的意见,起到了推动工作稳定人心的作用,这是党委政府坚持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要立足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与之相适应的防控策略和方法,比如四川防控等级由一级变为二级,这就是立足形势变化情况下的科学防控。前一阶段,个别农村地区推出了一些“硬核”举措,如堵断公路,这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是科学的防控,要杜绝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要有统筹兼顾的素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全方位部署、全要素保障、全社会协同,这就是统筹兼顾。落脚在每一个党组织身上,就是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脚在党员干部身上又该如何呢?四川南充一些乡镇干部,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又当“跑腿匠”,将农村的蔬菜运送到城市供给居民。要有统筹兼顾的能力,就要有全局的思维,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防控疫情不可松懈,恢复发展不可松懈,维护民生福祉不可松懈,这些都是党员干部必须直面和完成的现实任务。

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有效推动工作的内在需求。针对值班人员防护物品短缺的问题,四川省南充市紫竹街幼儿园大胆创新,自制防护面罩,赠送一线工作人员,此创新做法获得点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临的现实问题还很多,直接考量着党员干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要持续开展进村入户、进工厂企业、进机关校园、活动,既发现显性问题,又发现隐形问题;既发现个性问题,又发现共性问题;既发现现实问题,又发现长远问题,一案一策,因人施策,切实推进治理,以问题的解决成效,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时刻做到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章开篇点到的表现极差的几种现象,本质上就是这些主体破规逾矩滋生的违法乱纪的问题,这些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行为。夺取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做到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要将法治方式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云南省大理市扣留口罩事件,暴露出了个别地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缺失的问题,这一事件,既损害了法治的权威,也破坏了抗击疫情的大局,后果很严重。党员干部要增强抗疫的法治自觉,严格执行防疫抗疫的相关法律制度,“法有授权方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可发生借防控工作之名挖断公路、捆绑村民、倒卖口罩、临阵逃跑、传播谣言、随意出台禁令等违法问题,以法治的力量推动抗击疫情全面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要严格执行惩戒制度。没有惩戒,就没有公平正义。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工作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底数不清的,消极应付、作风漂浮的,就得严格执行惩戒,让他们承担不利后果,并以此警示他人以案为戒、以案为镜。四川某地一名乡长,防控工作初期工作推进不力,受到停职处分。处分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整行装再出发,奔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就是惩戒后的积极效果,在当下,惩戒这一手不能放松,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严格约束自己。

要促进规矩意识的养成。惩戒是促进规矩意识养成的倒逼路径,更需要常态化的教育提升,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清晰地画出红线、标出底线、明示雷区,从而达到自觉强化纪法规矩意识目的。每一个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规矩的内涵,把握规矩的使命,明白规矩的价值,自觉尊崇规矩。这就是规矩意识的养成。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直面问题、直面风险、直面挑战,越是艰险越向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疫情不退,绝不收兵,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攻克最后的堡垒,夺取最终的全面胜利。

分享到: